Post By:2006/11/10 14:35:48
每10名即墨市民擁有一輛車
從即墨交警大隊了解到,截至今年5月底,即墨擁有機動車已超過15萬輛. 小汽車
數量達近3.5萬輛,其中九成以上集中在市區(qū)。目前,即墨市區(qū)常住人已達33.67萬人,就 是說 約每10個即墨市區(qū)居民中就有人擁有汽車。據悉,即墨市此前啟用的"魯BA''、"魯BY''、"魯UA ' "魯UF"四個 大藍牌號段,已全部"客滿"為此,即墨市6月l日在市郊五市中率先啟用了第5個車牌號段 "魯BZ"。目前,即墨市的汽車擁有量在各個區(qū)市中僅次于市南區(qū)
即墨飛利氣車貿易有限公司經理王克民告訴記者.上個月,該公司在即墨市銷售
了 29輛"富麗 卡",銷售額在全省的代理商中居首塵,其中大部分購買者是當地的工薪階層。
開轎車來"扭秧歌"
6月3日晚8時,記者在墨河公園看到,公園門口的停車場和馬路邊,停放著50多
輛各 式汽車,而且不斷有一家三口開著車來逛公園,其中不乏寶馬、奧迪等高檔車:公園 管理 人員介紹,去年10月墨河公園對外開放后,每晚都有市民開著私家車來"扭秧歌"、打 太極 拳、散步,每逢雙休日,市民停車就成了難題。
在望河公園里。記者隨機調查了10名來逛公園的即墨市民,結果發(fā)現有5名屬"有
車族
" 汽車展上"出風頭" 在即墨交譬大隊采訪時,記者遇到了"鐵桿車迷"即墨車管
所工 作人員李向東。
李向東從5年前就開始收集即墨市的名車資料,他告訴記者。即墨市現有售價100
萬元以上的豪華華轎車大約105輛: 李向東還向記者介紹了一則即墨的"車壇"佳話。去年"五一"期間,青島國際 會展 中心的一次汽車展共陳列了4輛"寶馬745"豪華轎車,結果3名即墨的私營企業(yè)土先后 ".埋 單",開走了其中的3輛。
"寶馬"變成學生車
昨天,記者在即墨某企業(yè)見到了擁有兩輛寶馬車的王濤(化名)。他告訴記者,前
年自 己開的是一輛凌志轎車,去年又花了120萬元,買回一輛"寶馬730''以前的凌志車送 給了 弟弟。 因王濤忙生意,經常開車外出辦事,家里人接·孩子上學、放學成了問題 。今 年春節(jié)過后,他又花145萬元,開回家一輛"寶馬745LI"。妻子學會開車后,專門開著 這輛 寶馬車接送孩子上學。王濤:"開'寶馬'要與自己的經濟實力相配,我的錢袋子足夠 鼓, 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、更生動,有什么不可以?"
一家住著兩套房 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"小窩",是很多市民的"終極"夢想。而在即墨,一個家庭有 兩套 或多套住房的情況很普遍。見面先問住哪里 6月10日,記者到即墨市政府一個普 通部 門的辦公室采訪。這個辦公室有4名普通公務員,除了剛剛大學畢業(yè)的小周外,其他 3人各 自擁有兩套商品房。 辦公室工作人員許杰告訴記者,結婚前,單位分給他一套房子。 幾年過后,"新房"變成舊房,自己也感覺房子小了,他又貸款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。他還透露,辦公室另外兩位同事雖然
也是工薪階層,但他們的家庭都有小產業(yè),所以每人各買了兩套商品房。 "我們
并不 是'款爺',這種情況在即墨很普遍。"許杰介紹,兩名多日不見的即墨人,如果在大 街上 偶然碰面了,打招呼時他們經常會相互詢問:"現在住在哪里?" 預訂房要"找關系"
即墨市房地產開發(fā)管理辦公室主任殷樹人告訴記者,今年以來,即墨房價飚升,
去年 商品房的平均價格約為每平方米1400元,而今年截至上周,房價就已升為2400元。而且, 房地產開發(fā)商 從不愁銷售,"往往一個房地產項目尚未開盤,很多人會通過各種關系,爭破頭地想 預訂 一套或多套新房,我就經常被人找上。"
據悉,即墨最高檔的小區(qū)"名都苑"以單體和聯體別墅為主,每套別墅的價格賣到
70萬 元到220萬元之間,目前已銷售一空。
殷樹人介紹,三四十歲的即墨人擁有兩套商品房的情況非常普遍,通常一套是房
改房 ,一套是商品房。 殷樹人向記者分析說:"這種現象的出現,主要是因即墨人有 錢了 ,而且消費意識更強了。即墨房產現在只見漲不見跌,市民自然愿意把錢投在房子上 。" 企業(yè)難招本地工 "每月工資600元,包吃包住",這樣的條件卻招不來一個保姆。記者在采訪中發(fā) 現一 個現象:在即墨的私營企業(yè)里,做力氣活的大多數是外地人。許多企業(yè)老板因急需工 人, 紛紛打出月薪千元的招聘廣告,卻還是抓不住當地人的眼球。轉向市內找保姆
即墨市委機關司機小王,因岳母身體不好,自己和妻子工作太忙,打算找個保姆
照顧 老人。小王在即墨市家政市場尋找保姆時,開出了"每月600元工資,包吃包住"的條 件, 結果一個月下來 一無所獲。他又通過朋友、親戚關系在當地尋找;仍然無法找到愿意接活的保姆。小王只好將目光轉向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四方區(qū)勞務市場,結果他很快接到十幾個人的應聘電話。
3年2000人"打洋工"
即墨勞務輸出公司唐原忠經理告訴記者,到***、韓國、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打工
的即 墨市民,每年都在呈遞增趨勢。
據統(tǒng)計,3年來,即墨有近2000人到國外打工,他們從事的工作也發(fā)生了明顯變
化: 由制造、建筑行業(yè)轉移到電子技術行業(yè)。唐經理說,即墨人出國打工時間最短的3年 ,最 長的8年,一般每年能賺15萬元人民幣左右。這些出國打工的即墨人回國后,大部分 都用 賺來的錢當起小老板。
即墨市勞動就業(yè)保障服務中心就業(yè)科科長張錫瑞介紹,每年有4000多名即墨人南
下上海、深圳"淘金",月收入要比在即墨打工賺錢多。本地企業(yè)只好從外地招聘更"廉價 "的工 人,3年來,通過該中心介紹,4.6萬名魯西南、河南、四川等地區(qū)的外地人來到即墨打工。
相關連接
看車沒月4000元 耿先生(左圖)在即墨服裝批發(fā)市場門口專門看管自行車,從2000年起,他就一直以此 為生 。耿先生告訴記者,每天早晨4時,他就起床打掃車場,到了6時,前來購買服裝、存車的 人就會越聚越。每天最多的存車量能達到500多車次,平均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。 去年 ,耿先生感覺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了,就以"每月600元的工資、管吃管住"的條件, 招聘來3名看車工,自己當起了小老板。 "從今年以來,存自行車的越來越少了;"耿先生 告訴記者,駕駛私家車前來逛服裝市場的人越來越多,他看管自行車的生意有些清淡 了,他打算承包一個規(guī)模更大的停車場,從看管自行車轉行看管機動車。
即墨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服裝所所長王少安告訴記者,在即墨服裝批發(fā)市場外,
共有 大小30多個看車點。
數字即墨
●去年,即墨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95.3億元,居青島市郊五市首位。
●去年,即墨縣域社會經濟綜合發(fā)展指數上升13個位次,列全國最發(fā)達百強縣第
79位
。
●去年,即墨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03.2億元,其中居民儲蓄余額78.1億元,居
青島
各市區(qū)首位。
●去年,即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1.6億元,增長14.9%。
●即墨的服裝、小商品、建材、布匹等四大專業(yè)市場平均每天的客流量超過10萬
人次
,最高達到25萬人次。今年1至5月份,四大市場的交易額達到了45.4億元。
●據即墨市***分局出入境管理科介紹,去年,即墨市共有近2500人出國旅游、
探親 、打工或讀書。
●專賣茅臺酒的青島龍華酒業(yè)有限責任公司介紹,該公司從去年5月開業(yè)至今,
年銷 售額超過300萬元,每瓶近3萬元的80年陳釀已賣出4瓶。
 
[img]/tp/bbs/200807/31/2008731223954921.gif[/img]